文章出處:行業資訊|閱讀量:1674|發表時間:2021-10-28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爆炸事件引發熱議。據了解,爆炸原因是南航材料學院的實驗室過程中,幾位粉冶專業的學生實驗操作過程因中鎂鋁粉爆燃造成實驗室發生爆炸,相當令人惋惜。近十年來,我國高校實驗室共發生著火、爆炸、中毒等事故30余起,造成10余人死亡。>>>商務洽談,點此處,在線咨詢
2021年以來,已經接連發生多起高校實驗室事故:
3月31日,中科院化學所發生實驗室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火情,一名博士后實驗人員被燒傷。
7月27日,中山大學藥學院發生一起實驗安全事故。炸裂產生的玻璃碎片刺穿一名博士生手臂動脈血管。
加上這次南航材料學院實驗室事件,高校實驗使用安全問題已經引發全民高度關注。作為實驗室建設工程領域的精耕者,在實驗室建設中“以人為本,安全至上”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原則。生化環材這類專業研究型實驗室本就屬于高危實驗室,從機器到實驗原料本身都極其危險,所以在建設過程中的相關防爆設計和裝修用材的匹配就應做到反復論證、事無巨細。
實驗室起爆的主要原因:
1.當一種化學反應能很使壓力急劇增大以致沖破容器時,就發生爆炸。壓縮氣瓶等壓力容器,由于溫度開高而使受壓氣體膨脹也會發生爆炸。撞擊摩擦、加熱和電火花都是發生爆炸的起爆原因。爆炸時產生的氣浪以超音速傳播、產生沖擊波,以致引起更大的爆炸。
2.醚或烯烴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時可能形成易爆炸的氣化物。許多蒸餾醚的過程中都曾發生過爆炸。重金屬、乙炔和疊氮化合物都是高爆炸物。若有氮碘化合物存在時,極輕的觸動都會引起爆炸。
3.其他氧化物如過氧化氫、過氧化鈉高錳酸鉀、濃硫酸、鹽酸、鉻酸四氧化氮、乙炔氧化氮。某些反應劑與氧化物結合都能構成爆炸物。液體氧液化空氣或氣體氟與有機物接觸時也會引起自發性爆炸,用液氮冷卻,除非氣壓在75MPa以下。
4.像本次網絡流傳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室事件的兇手“鎂鋁粉”,是用于制造鋁-鎂合金鋁板的合金元素,其主要特征是低密度、高拉伸、高延伸率。與其它系列相比,相同面積的鋁鎂合金重量更小。因此經常用于航空領域,如飛機油箱。當然其也廣泛應用于傳統工業領域。鎂鋁粉氧化時的威力還是不容小覷的,鋁在氧氣中燃燒能放出大量的熱,他的粉末鋁粉常用于制造爆炸混合物,在炸藥和煙火里都有大量的應用。鎂粉與鋁粉一樣,受潮會產生自燃、自爆。當每公升空氣中含鎂粉10-25毫克,遇到火源就會爆炸。爆炸其實就是劇烈的快速的氧化反應,就這樣爆炸發生了。其實也不止鋁鎂,很多粉末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相關閱讀: